醫用口罩、核磁、CT、血管支架、心臟瓣膜,患者對這些稱謂大概不會陌生。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專有名稱——醫療器械。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醫療器械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蓬勃發展,產值年平均增長率達20%,生產企業增至1.5萬家,各類注冊申請每年達1.2萬件。
14
2017-04
07
2017-04
隨著小分子靶向藥物在臨床應用的日益增多,腫瘤治療已進入了靶向藥物治療時代,小分子靶向藥物也已逐漸開始替代傳統的化療藥物,成為某些腫瘤領域的一線用藥,如非小細胞肺癌、腎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
07
2017-04
今年兩會期間,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如果說今年年初“MASTER”賬號在圍棋對戰平臺上橫掃中日韓高手,證明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潛力的話,那么未來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的中國,醫療健康有望成為人工智能的一個熱門應用領域。
07
2017-04
“絲裂霉素這種低價藥庫存告罄,我們從去年12月就沒法將它用于青光眼手術了。”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有醫生向記者反映。
07
2017-04
4月1日開始,河北雄安瞬間變成眼下全中國最熱的詞,各相關行業興奮起來——不止房地產,已經有三甲醫院的醫院項目在白洋淀建設中。
31
2017-03
3月11日,“兩會”期間,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醫改辦相關領導就“‘十三五’開局之年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其中藥品價格談判被作為重點關注問題提出。
31
2017-03
為了解決缺醫少藥的現狀,醫藥產業一直走在一條長期粗放式的發展道路上,監管、產業等各種矛盾積累已久,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是國家食藥監總局還是展開了這場改革。
31
2017-03
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為藥品快速上市打開了“方便之門”。據《2016年度藥品審評報告》,共有7個品種(原料藥除外)獲批上市。那么,這7個品種為何獲此優待,它們未來能否在相應領域的“處女地”市場占得先機呢?
31
2017-03
這兩天的一條公告引來軒然大波。大致內容就是,歐洲藥物管理局(EMA)周五建議終止使用許多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藥物,原因是一致性評價的數據完整性問題。
23
2017-03
化藥產品各終端用藥額占總用藥額的69%,增長與總盤同步,態勢趨緩。在等級醫院化藥占比78%,2015年增長11.82%,抗感染和消化代謝為主要領域,上述領域大品種偏多。在零售終端化藥占比43%,2015年增長10.51%,消化代謝和心血管為主要領域,大品種基本為口服藥。在基層終端化藥占比59%,2015年增長22.96%,抗感染和心血管為主要領域,大品種基本為基礎輸液、慢病常見病用藥和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