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持續升級 原料藥產業迎來發展契機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2-2-25 打印內容
同時,隨著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綠色生產將成為新的競爭優勢,原料藥向綠色、低碳生產轉型是大勢所趨。企業應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降低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匹配政策監管要求;地方政府則應強化頂層設計,從能源結構的優化、碳排放綜合設計和低碳園區建設等方面建立地區的比較優勢。
國際競爭--潛力逐步兌現,加速進軍規范市場
原料藥生產供應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已是明確趨勢。從結構上看,我國的原料藥產業以大宗原料藥為主,印度以壁壘稍高的特色原料藥為主,我國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將直面與印度的競爭。印度的優勢在于規范市場的領先、自身專利保護以及地緣優勢。盡管過去10年間我國原料藥產品申報數量翻倍,但相比印度仍有較大差距。據Claricate統計,近年來中國DMF年申報數量在100~150個之間,而印度在300個以上;中國CEP年申報數量在50~60個之間,而印度在100個以上。此外,印度憑借完善的仿制藥品專利保護環境和對歐美市場監管法規的理解,保持著在規范市場的領先地位。
但我國在競爭中仍然具備足夠的潛力。根據Claricate數據,我國擁有的原料藥生產基地數目大幅領先于印度,這些生產基地大部分尚未向規范市場供應產品,有望在未來5~10年內轉變為成熟或較成熟的規范市場供應基地。同時,我國完備的基礎化工產業體系和大量的專業人才供應,有利于在成本、研發等方面不斷積累優勢,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重構也為我國原料藥產業趕超提供了契機。
對于企業而言,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在于積累技術優勢,建設專業團隊,在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注重研發投入,構建技術壁壘;而對于重點布局原料藥產業的區域而言,需要結合自身特點構建要素平臺,關鍵是創新服務平臺和進出口服務平臺,以降低企業的研發創新成本,加速創新成果轉化,以及提供DMF/CEP申報輔導、進出口便利服務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