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采常態化 下半場緊盯藥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
作者:醫藥經濟報 來源:醫藥經濟報 2020-9-11 打印內容
事實上,西地那非以2.08元/片的價格獨家中標也將抗ED市場攪得暗涌重重。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西地那非全國零售市場規模為23.7億元,而醫院市場只有1.2億元。廣東率先實行醫院與藥店同步報量。從報量看,廣東藥店報量金額最大的是西地那非片,其藥店報量是醫院的1522倍。有市場人士說,“等集采落地后,西地那非的市場將要巨變,目前幾大主力產品將面臨生死考驗。”
如果看單品,阿哌沙班、奧氮平、非那雄胺、卡托普利、美金剛、孟魯司特、托法替布等臨床用量較大的品種都會進行市場重構。該市場人士稱,“即便中標也是多家分蛋糕,目前國采的影響正逐漸脫敏,行業洗牌將進入深水區。”
政策聯動防范供應風險
盡管第三批國采中標的190多個品規,超過130個來自產業鏈較齊全的制藥百強企業,然而各地省內、省際間藥價聯動加強,國采常態化后,是否會出現低價競爭帶來的藥品質量風險?業內仍有擔憂,這也正是國家強調質量監管的必要性之所在。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醫保專家表示:“強化戰略性購買旨在綜合運用監測預警、成本調查、信用評價、暫停掛網等措施引導企業合理定價。可醫保部門自身無法對不合理報價等行為進行調查、定性和查處。因此,需積極推動部門整體合作,探索與法院、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政策聯動機制。”
近年部分臨床暢銷大品種短缺、斷供新聞不時曝出,受到廣泛關注。復方丹參片等事件也讓各界心有余悸。即便是中選的國采品種,關注用藥安全也不容懈怠。以惠及上億高血壓患者的纈沙坦為例,目前5家企業中標,但充分評估其亞硝胺類雜質的風險,并將之控制在安全限度以下是這些企業仍需面對的科學性考題。
沙坦類降壓藥的作用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更加充分,臨床上應用廣泛。自2018年纈沙坦雜質事件發生后,亞硝胺類雜質的影響已陸續波及沙坦類藥物。從化學反應的角度看,化學合成出現雜質不可避免,企業需在化學合成時通過工藝研究、改造盡最大限度加以避免。不過,臨床專家認為,“市場準入標準重在看價格的合理形成,而臨床評價根據藥物經濟學則側重關注用藥安全及臨床治療獲益,如何平衡兩者非常重要。拋開價格因素,纈沙坦原研產品更具質量優勢,這就帶來了一個時代考題:我們追求的是價格還是價值的體現?”她稱,未來國采也好,談判藥品也罷,在做臨床效益風險評估時不可忽略的不確定性應該被考量。
5月8日,CDE發文就化藥中亞硝胺類雜質研究提供指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藥品生產企業切實履行藥品質量管理的主體責任,對藥品的安全和質量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據米內網數據統計,在降壓藥市場,纈沙坦2019年在城市公立醫院、城市社區、鄉鎮衛生院的年度銷售總額為49.6億元,其中諾華的纈沙坦占53.14%的市場份額,常州四藥占15.09%,海南皇隆制藥占7.34%,桂林華信制藥占7.2%,華潤賽科藥業占6.96%。
上篇:
下篇: